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学习思考>七一客户端微党课> 详细内容

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961)|坚持守正创新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关键路径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列微党课之四十二

文章来源: 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 作者:洪向华 李梦珂 发布时间:2025-07-05 09:03:08 字体: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以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纽带,既承载着赓续农耕文明、厚植文化根脉的历史使命,又发挥着凝聚乡土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并从“提升乡村精神风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其原则性要求。

坚持守正创新,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关键路径。守正,是对乡村文化根脉的敬畏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乡村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本源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着力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乡村文化的基因图谱。创新,是以时代精神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立足时代发展需求,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乡村文化在内容形式、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充分展现魅力和风采。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既需要我们以“不忘本来”的定力守护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又需要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魄力推动文化形态革新。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跨越时空界限、绽放时代光彩。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周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