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96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价值旨归与力量源泉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列微党课之四十一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原则性要求,从而以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纽带,既承载着赓续农耕文明、厚植文化根脉的历史使命,又发挥着凝聚乡土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并从“提升乡村精神风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其原则性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价值旨归与力量源泉。乡村文化振兴是典型的群众工作,其本质就是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实际,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推动文化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和享有者。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要从农民所思所想所盼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农民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乡村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农民,使乡村文化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周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