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学习思考>七一客户端微党课> 详细内容

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957)|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是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列微党课之三十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 作者:洪向华 李梦珂 发布时间:2025-07-03 08:39:57 字体: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的重要意义,从而以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纽带,既承载着赓续农耕文明、厚植文化根脉的历史使命,又发挥着凝聚乡土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作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要求“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并从“提升乡村精神风貌”“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新征程上,我们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要准确理解其重要意义。

文化的影响既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又具有惊人的穿透力。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持久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多次对繁荣乡村文化进行系统阐释、作出重要指示,为发展乡村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是增强农民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本质上是重塑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与文化根脉。在此过程中,要坚持立足本土、面向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当代视角解码乡村文化的深层价值,展现乡村本身的文化底色与文化功能。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能够让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增强其对自身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更能激发人们守护乡土文化、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答卷。

〔作者分别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周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