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党刊好文>党员文摘> 详细内容

悟文化丨安阳好,千古邺台都

文章来源:《党员文摘》、中青在线 作者:李俊 桂娟 史林静 发布时间:2025-06-30 13:57:51 字体:

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率众来到洹水殷地,繁盛的城市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和发达的青铜文明汇聚,书写了早期中国的出彩华章。

悠悠洹水,巍巍太行。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南安阳既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地、中国汉字的起源地,也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一山一河间,蕴含着连接历史与现在的密码。

一城文韵藏

三千年文脉绵延

安阳好,千古邺台都。

安阳城边,古老的洹河穿殷墟而过。夜幕下的河畔,气势恢宏的殷墟宫殿宗庙区、规模庞大的王陵区、星罗棋布的手工业作坊、庄重大气的殷墟博物馆依次被灯光点亮,流光溢彩。

1928年10月,当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挖下第一铲黄土,拉开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时,安阳这座城市便被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中国历史上。

“因为殷墟,中国信史上推至商代。以殷墟为支点,往前为探究更早的文明提供了抓手,往后开启了3000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的格局。”殷墟考古队原队长唐际根说,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随着殷墟保护工作先后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国家层面规划,安阳迎来了文化保护发展事业的新机遇,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得以实施。2024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得以集中呈现。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周易》发源地、岳飞故里、漫画之都……汇聚在安阳身上的“文化标签”越来越多。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开放,安阳市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相继开馆,一批彰显安阳特色的文化地标串联起三千年历史。

入夜,安阳城的热闹胜过白天。从殷墟博物馆往东,以文物保护、考古体验等功能为主的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已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往南,巧妙结合现代戏剧、电影手法的“洹河夜游”行进式实景演出盛情开场……在璀璨灯火映照下,古城安阳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

一片甲骨奇

文字传承贯古今

行走安阳,街头巷尾的公交站台、道路窨井盖,处处都有甲骨文元素,就连无意间拐入的一家老字号小吃店,都能寻到甲骨文的踪迹——这是独属于安阳的浪漫。

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1899年,沉睡3000多年的甲骨被清代学者王懿荣发现。此后,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将隐藏在神秘甲骨中的文明密码破译。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一历经沧桑的古老文字,穿越数千年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近年来,安阳在擦亮“殷墟甲骨文”历史文化标识、打造“中华字都”上不断发力,努力让甲骨文融入城市肌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甲骨传奇,从青铜钟鼎到竹简帛书……中国文字博物馆记录着汉字的漫长发展历程,呈现出文明发展的清晰脉络。

除此之外,遍布安阳大街小巷的100余座甲骨文书屋,不仅提供了优质阅读资源,还引入甲骨文最新研究成果和文创产品,成为安阳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

在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里,数以万计的甲骨碎片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自动缀合;微信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持续圈粉;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研便利……

一渠群山绕

千万代精神永在

夏日里,太行山绿意葱茏。镶嵌在山腰的红旗渠,如一条墨绿色的绸带,静静流淌。往来的到访者在青年洞刻着“山碑”的石壁前驻足,感受红旗渠精神的永续传承。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年5个月的奋战,将地势险要、石质坚硬的岩壁凿通,这个输水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每次走到青年洞前,红旗渠景区讲解员申彦茹都会心潮澎湃,她的爷爷正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安阳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人民为解决苦旱,决定开凿水渠,引漳河水。10年时间,10万儿女在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最终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凿出一条“希望之渠”,让当地从此结束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行驶在安阳林州,宽阔的红旗渠大道从市区一直延伸到太行山脚。今天的红旗渠之于安阳,已不单纯是一条浇灌50多万亩土地的水渠,更多是精神的火种。

2023年,河南省印发《关于支持安阳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意见》,为安阳市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目前,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安阳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梁八柱”基本形成;超过90家低空经济企业集聚安阳,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翻开未来产业的崭新一页;不断加力的“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叫响“安阳最安心”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这座写满“奋斗”的古都,正在为红旗渠精神续写新时代的篇章。

责任编辑:冉开梅,熊冬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