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936)|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
——解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系列微党课之十七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意义、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以及实现路径,持续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目标,并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一。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精神,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的出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强支撑。要以《规划》提出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及相关意见为指导,结合实际,在处理好主粮生产与非主粮生产等四对关系的基础上,从支持粮食生产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统筹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各项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严格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保障农民基本收益。健全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重要农资市场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健全农资储备制度,确保农资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全面落实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扩大保险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实施差异化保费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再保险体系,增强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粮食主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奖励机制,调动产粮大县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引导粮食主销区通过多种形式对主产区给予补偿。采取资金补助、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多种方式,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建立稳定的产销区协作关系,完善粮食产销衔接机制,促进粮食产销有效对接。建立粮食产销区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销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问题。
(作者分别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范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