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党建>作风建设>红岩先锋> 详细内容

“全国劳动模范”刘廷均: 只要付出到位,就能出类拔萃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作者:李嘉会 发布时间:2025-05-12 10:18:48 字体:

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神驰机电旗下子公司重庆枫火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廷均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我喜欢在生产一线,那里有解决问题的良方,更有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反复调试攻克生产难关,重复用心做好每项工作,就是劳模精神。”采访中,刘廷均目光坚毅,语气中充满对一线工作的热忱。从业20年,刘廷均用一句朴素的话语总结了工作经验:“只要付出到位,做事就能出类拔萃。”

40天攻关脱焊难题

刘廷均1986年生于四川江安,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汽车线束公司,成为一线操作工。

进入线束公司后,刘廷均接触到超声波焊接,面对重复精细的操作要求,他既兴奋又紧张。为了尽快掌握岗位技能,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一次次重复操作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白天,他细心观察老师傅的操作技巧;晚上,他整理当班学到的知识,阅读专业书籍,勤学苦练。

肯吃苦、能钻研的劲头,让刘廷均迅速脱颖而出。从操作工到领班,再到调入工艺工程设计板块,最终负责品质管理和生产运营工作。“因为攻关了脱焊难题,获得了公司对我专业性的认同。”刘廷均寥寥数语背后,是无数的汗水与努力。

脱焊可能影响汽车零部件的连接强度和安全性。为了解决超声波焊接脱焊难题,刘廷均刻苦钻研超声波焊接知识和操作技巧,和同事不断测试,反复对比测试结果。“我们当时连续高强度工作40天,就为了测试数据。”刘廷均说,从测试到整体验证成功,花了3个月时间。脱焊难题解决后,产品稳定性和整体效率得以提升。

加入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后,刘廷均继续以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勤奋好学的精神证明着自己。“从汽车行业到控制面板车间,我必须迅速找到相同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刘廷均积极与面板工程师交流学习,凭借过硬的电气基础知识,他迅速适应,并全力驱动技术与管理创新,带领团队在发电机组钣金、控制面板、启动电机生产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其开发的自适应温度补偿系统,解决了高温环境焊接材料形变难题,焊接良率提升至99.8%;首创“多腔体复合钣金结构”,实现发电机组外壳减重20%,散热效率提升30%。

让劳模精神生根发芽

在刘廷均看来,个人技术出众是“工”,技术“传帮带”才能称之为“匠”。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年轻人,打造经验丰富的团队,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建立了‘三三制’培养体系,侧重多技能人才培养。”刘廷均介绍,每个新员工进厂,都会先由老师傅手把手进行技术培训,再进行工艺路线培养和品质培养。除了一对一的“老带新”,每三个月一次的集体质量与工艺培训,也让员工自觉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

高技能人才需要技术传承,青年技工也需要实现个人成长。刘廷均表示,公司一方面出资并鼓励员工报考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一方面对关键工序的员工签发相应上岗证。“我们每年有3%的晋升比例,比如质量意识强的员工,可以成为质检员,再晋升为质量技术员,其中优秀的会成为质量工程师,一步一步由普通员工成长为高技术人才。”刘廷均表示,这样的培养模式,为企业留住了年轻人,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近年来,神驰机电先后申请650多项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其中一些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刘廷均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推动与西南大学、重庆市轻工业学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2016年,刘廷均获“碚城工匠”称号,2017年获“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今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誉让他以更加笃实的行动、务实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面对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他告诉记者,他将以这份荣誉为动力,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身作则,带动同事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将高效率的创新产品带入社会,让全球用户体验到神驰产品、技术、服务带来的便利,让劳模精神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