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鹤峰乡:“五色”融合打造“五美”鹤峰
近年来,重庆市奉节县鹤峰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实践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巴渝和美乡村示范乡镇建设,聚焦“生活甜美、产业富美、生态画美、治理和美、乡风淳美”,探索“五色”融合工作法,打造“五美”鹤峰,莲花社区、柳池村创成重庆市首批和美乡村示范村。
党建红引领生活甜美
鹤峰乡紧紧围绕党建统领这一核心,通过筑牢组织堡垒、统领乡村治理、赋能集体经济,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一是筑牢组织堡垒。坚持将基层党组织作为贯彻党的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市住建委帮扶集团的支持下,完成莲花、柳池等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帮扶集团成员单位与村(社区)开展支部连线活动43次,促进城乡互学互鉴。二是统领乡村治理。以“主要领导包片指导、副职领导点对点联系、村级班子具体负责”的三级联动模式为牵引,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推动组织资源向基层下沉、服务力量向一线聚集,形成党建统领乡村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三是赋能集体经济。坚持党建统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实行“村村联盟、村企联营、村社联合”三联模式,整乡聚力发展“鹤兴强村公司”,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24年收入614.04万元,同比增长40.05%,村均收入达76.76万元,实现共有、共育、共享联合发展。
橘色橙映现产业富美
聚焦“桃源水乡·花果鹤峰”发展定位,持续深化“小水果+小食品+小景区”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基础和实现路径。
一是“小水果”涵育“大品牌”。大力发展“四季有花,月月有果”的生态采摘经济,以“合作社+种植大户+个体户”三级联动模式,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和个体承包打造百亩草莓园、千亩百果园、万亩脐橙园,实现小水果规模化发展。二是“小食品”培育“大产业”。打造全县食品加工基地,构建以返乡创业园为核心、就业帮扶车间为支撑、农产品加工点为基础的“1+10+N”园区格局,新招甄如真选食品进驻返乡入乡创业园,立足区域特色培育“夔牛粉条”等农特品牌23个,食品加工产值突破1.6亿元。三是“小景区”孕育“大旅游”。围绕“原貌水乡、原生产业、原乡生活”乡村旅游,打造鹤峰“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年味”旅游品牌,通过整合闲置农房、土地等资产,规划建成莲花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园并成功创建2A级景区,挖掘沿江花果经济,打造青杠柳池“花果经济旅游带”,建设青杠水美乡村农旅产业园景区。
山水绿绘就生态画美
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会同市住建委帮扶集团力量,全域推进村民改环境、改习惯、改业态。
一是规划引领,构建和美乡村新风貌。严格执行《奉节县鹤峰乡乡村振兴规划》,落实“拆、建、管”并举,拆除违建3处、整治房屋23栋、审批农房23户、完成产权办证800户,实现村庄建设规范化、产权明晰化。二是微改精提,激活庭院经济新动能。凸显“原乡原貌原俗”理念,按照“六改三建一统一”模式,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建成斋古营、“三峡原乡·莲花朝阳”等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4处,创建“美丽庭院”450户,新增“馒头小哥”“三老姨”等庭院经济15家,实现庭院“颜值+产值”双提升。三是科技赋能,打造现代农业新标杆。围绕“种满园、连成片、景观美、效益高”目标,实施“科技兴农”专项行动,建成太阳朝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推广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技术,提升果蔬标准化生产水平;完成柳池水土保持基地生态化改造,推动柳池村脐橙种植连线成片,助力脐橙海关出口基地建设。
网格蓝编织治理和美
将网格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全乡共设置21个网格,按照“1+3+N”结构配备网格队伍,确保网格服务全方位、群众需求全覆盖。
一是宣讲到院促善治。组建8支乡村志愿宣讲队伍,每季度全覆盖召开“五讲”院坝会,讲透政策理论、讲足建设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持续推动乡村善治。二是先进评选树新风。聚焦环境卫生、和谐邻里、遵纪守法,年度评选并表彰“新时代文明实践标兵”“六好家庭”“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在潜移默化中孕育乡村文明新风。三是阳光政务增公信。打造“三亮三争”党建品牌,对于村(社区)党务、政务、财务等群众关心的事项,公示权力清单、公开办事流程、晾晒工作成效,增进干群互信,提高群众满意度。长连创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青杠、莲花创成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人文墨书写乡风淳美
深入挖掘本地移民文化、屯兵文化、盐茶古道文化中蕴含的“勤爬耙苦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
一是文脉深耕筑乡魂。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开展村志村史、家族家谱编纂,寻访斋古营、纸厂古遗址,整理瞿塘卫等故事传说,深入挖掘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内涵,将村规民约、民俗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绘制成“一墙一文化、一村一风景”的墙体彩绘。二是德治扬善树标杆。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表彰凡人善举、曝光恶行陋习。建立整村授信积分机制,落实金融、惠农政策捆绑机制,借助社会舆论,把好的亮出来、让差的坐不住,潜移默化地推动诚实信用的乡风文明建设。三是诗城雅韵传薪火。传承弘扬“诗城”文化,莲花诗社和白帝诗社持续开展诗词联谊活动,田莉等诗词爱好青年作为奉节本土选手亮相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在驻乡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展“大山外的奇妙世界”系列游学活动,山里娃走出鹤峰,走进工业园区、走进博物馆、走进主城。
责任编辑:周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