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聚焦民生关切 答好“人民至上”答卷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指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报告内容宛如春风化雨,润泽着百姓生活,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擘画新篇。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乎民生的深刻内涵,汲取前进动力,奋力答好“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坚定“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秉持“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答好“民生保障”之问。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所需,即为党员干部所务;人民所忧,即为党员干部所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更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需,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注重民生项目的投入和实施,确保每一项政策、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更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坚守“廉洁底线”的政治原则,展现“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答好“正风反腐”之问。近年来,“正风反腐”持续位居两会热词榜榜首,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政府清正廉洁的关注。党员干部要坚守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不踏红线、不越雷池;要自觉接受监督,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更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时刻警醒自己,坚守廉洁底线,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
回应“民生关切”的时代课题,运用“精耕细作”的绣花功夫,答好“人民至上”之问。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更加多元和迫切。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更加专业、高效的方式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更要强化责任担当,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责任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