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2025新春走基层> 详细内容

新春走基层|春运火车上的新变化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5-02-11 07:15:56 字体: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有差不多15年未再在春运期间乘坐火车出行,原因无他:坐怕了。15年前,春运期间乘坐火车,不仅票难买,买到票也难挤上车,上了车也只能局促地“硬座”,在煎熬中度过整整一天一夜。一趟旅途下来,精神和身体都备受折磨。2025年春节期间,我时隔多年再次选择火车作为交通方式,倒意外发现这十几年间,春运的火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新变化。

变化一:独自出行不再焦虑。以前出行,必须结伴,相互之间好有个照应,更直白一点的说法是,要有人帮忙看着行李,否则一个不留意,重要物品可能就不翼而飞了。今年,我是独自出行,但全程都没有感觉到任何焦虑,行李放在行李架上就再未管过,无论在车上打盹还是去上厕所,都没有产生对丢失行李的担心。同车的其他乘客应该也与我有相同的想法,我在车内随意走了走,就看到好多个车厢连接处都放着无人看管的行李——它们的主人或许正在座位上安眠,丝毫未担心过这些行李的安全问题。

变化二:车内时光不再无聊。重庆地理条件特殊,不管乘坐开往哪个方向的火车,都要经过一座又一座连绵大山,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这样的地理环境,以前在乘坐火车时,手机常常没有信号,上车前需要提前准备一些不那么现代化的娱乐手段来打发时间。此前乘坐火车出行,我要么找小伙伴聊天、要么带几本实体书看看、要么睡觉,以此慢慢捱过火车上的时间。而今年出行,我能明显感觉到手机信号的改善。列车高速运行中,虽然使用手机加载视频仍然吃力,但浏览文字网站、看电子书等已没有压力,旅途中几乎可以和平时一样在手机上娱乐,连我提前在平板上下载的电视剧也没了用武之地。

变化三:厕所不再让人“望而却步”。十几年前的春运,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上厕所的问题。列车运行久了,厕所里往往恶臭难闻。每次去上厕所,都要做足心理建设,甚至在旅途中尽量不喝水,以减少上厕所频次。今年出行,我在发车5小时后去厕所方便,记忆中的恶臭却并未出现,厕所的地板、用具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整洁,马桶垫、餐巾纸等消耗品都还有剩余——旅途中的厕所不再让人感到不适。

这些变化看似不大,却足以让旅客在春运旅途中的体验感提升一个台阶。我认为,车厢里的变化主要得益于车厢外的中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全面进步。

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进步,为这些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相比于15年前,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建成总里程超4万公里的高铁网络。高铁的兴起极大提高了铁路运行效率、缩短了旅客出行时间,“挤不上车”的现象极大减少,远途旅程也能在一天内完成;车内设施也有极大改善,乘坐空间更加宽敞、座位更加舒适,旅客再也不用在车上“硬座”苦熬。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进步明显,随处都有“4G”“5G”信号,这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旅途时间也因多彩的娱乐活动而“加快脚步”。

群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为这些变化提供了精神支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足,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火车上的乘客不再担心行李失窃就是最好例证。前段时间爆火的“China Travel”话题中,很多外国友人在感叹中国的安全之余,还开展了一些“路不拾遗”的社会实验,最终取得了让他们感到震惊的效果。

由此可见,火车上的小变化,反映的实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进步。

 

 

责任编辑:范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