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2025新春走基层> 详细内容

新春走基层|“冰雪魔法”暖人心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作者:周龙 发布时间:2025-02-06 14:23:08 字体:

 

 

在贡嘎山南麓,有一片奇异的“魔法森林”。

春节期间,“魔法森林”里的每棵树每天都在上演“森林春晚”:有的高耸入云,似英姿飒爽的战士高唱着军歌;有的虬枝峥嵘、雾凇晶莹,像极了身着白裙的舞者迎风飞舞;有的枯木逢春,残破的枝干上竟齐刷刷地长出些许嫩叶,为这片森林的客人们带来了一出精彩的小品。

“这些树是不是有什么魔法,为什么我觉得它们都在跳舞?”2月1日上午,5岁的小游客盼盼走进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景区的“怪树林”景点,拉着大人的手问个不停。

这个春节,王岗坪景区的“冰雪魔法”开启了对游客的“硬控”模式。

有“冰雪魔法”的不止“怪树林”。在王岗坪贡嘎滑雪场,人们脚踩雪板飞速而下,腾起阵阵雪雾,如同鱼群甩尾掀起的浪花;游客们站在王岗坪“天空之境”景点处,与远处雄伟壮丽的贡嘎雪山群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冰雪世界画卷;在王岗坪景区的山脚下,王岗坪集镇的餐饮和民宿单日接待量达2000余人次,使得当地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这样的“魔法”,囊括了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科技等方面,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为千家万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川西高原到大兴安岭,从天山山脉到华北平原,在“冰雪魔法”的“加持”下,全国各地的“王岗坪们”正不断将“冷冰雪”转化为“热动能”。但如何让冰雪经济持续温暖人心,推动“流量狂欢”转向“质量深耕”?要解决好问题,就必须挖掘深层次问题,从而实现“破冰”。当前,冰雪经济热潮的背后,仍有隐忧:部分景区厕所供给不足、滑雪教练持证率低、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有差距、冰雪项目同质化明显存在……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治理的精细化水平,也说明推动冰雪经济发展任重道远。怎么办?不管冰雪经济如何发展,为民造福的追求、真挚为民的情怀,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王岗坪的冰雪之上,显现的是能够让人幸福的“魔法”。“只要大家在王岗坪玩得高兴,我就心满意足了。”时至中午,王岗坪景区的工作人员刘燕(化名)顾不上自己吃午饭,正挨个帮需要吃方便面的游客接开水。其实,正如刘燕所说的那样:冰雪经济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这要求我们既要在“冰雪魔法”中注入更多“民生温度”,又要以“民生温度”校准“发展刻度”;既要抓住冰雪经济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冰雪+”生态圈,又要坚持差异化竞争,拒绝“千雪一面”,营造群众真正喜爱的冰雪氛围;既要让各类“冰雪IP”持续“增值”,又要警惕“一哄而上”的盲目投资,如此方能让群众感受到冰雪经济的真正魅力。

薄暮时分的滑雪场上,游客已渐稀少,而记者在这里再次见到了盼盼。“我肯定能学会滑雪的!”盼盼一心只顾滑雪,全然忽略了天色正渐渐淡去。他不断摔跤又不断笑着爬起,最终总算能够平稳地向前滑行。这坚韧和执着的姿态,恰似我国冰雪经济为民造福的缩影——从踉跄试水到稳步前行,每一步都写满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满天星斗下,王岗坪的星空露营地里此起彼伏地回响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得益于冰雪经济的终极“魔法”,它让严寒变成了温暖的源泉,让短暂的凝固变成了永恒的感动。这份感动,源于冰雪运动的快乐,源于冰雪旅游的愉悦,源于冰雪文化的滋养,更源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面向未来,让我们充分发挥“冰雪魔法”的“硬核”力量,使冰雪经济成为惠民利民的幸福经济,孕育出更加蓬勃的民生之花。

 

责任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