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动>七一号> 详细内容

弘扬教育家精神 勇担能源报国使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作者:谢家建 张立芳 发布时间:2025-01-08 16:06:39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虽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用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赋能科研教学、提升育人品质,是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堪当“端牢能源饭碗”的时代新人中奋力书写“强国复兴、能源报国”的重科篇章。

厚植教育家情怀:政治引领筑牢师者匠心

强师必先铸魂,立德必先立己,学院坚持让育人者先受教育,以扎实有力的思政工作陶冶道德情操,涵养师者匠心。一是以石油基因筑底铸魂。深入实施“石油精神铸魂工程”,将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作为必修课,通过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每年邀请中国石油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宣讲团进校宣讲、排演石油主题舞台剧等,将党的创新理论和石油精神在学院全覆盖传播、全过程贯彻。二是以榜样示范引领担当。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思想感召,着眼榜样引领,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国家能源事业发展,在服务行业中践行能源报国使命。近年来,学院涌现出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重庆市最美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一批先进模范。三是以严管厚爱立德正风。践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将高位引领和底线约束相结合、主题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持续健全教育引导、考评监督、激励惩处为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水准和职业涵养。

把握教育家特质:双轮驱动提升师能素养

高等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育人伟业,也是一项服务社会的科研事业。高校教师既是师者,也是学者,既要坚守乐教爱生的准则,也要潜心躬耕科研。学院始终紧跟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求,着眼师者匠心培育、科研尖兵塑造,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过程、各环节。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提升师者启智润心的真本事。实施“名师育人能力提质工程”,以学位点专项评估、卓越工程师培养为指导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以高水平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新增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3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教师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6人次。二是立足战略需求,打造学者能源报国的大平台。深化“有组织的科研”,坚持建设大平台、打造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深入实施博士进团队、进项目、进实验室“三进”培养模式,推动青年教师“人人有团队、个个有导师”。获批非常规油气重庆市院士工作站,“非常规油气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筹)”项目入选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行动计划,并被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学院年科研经费超亿元,连续3年牵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强化教育家实践:“三位一体”培养时代新人

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实践中弘扬教育家精神。一是强化油气浸润,涵养学生真情怀。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教育学生,坚持“一年一精品”将石油故事搬上学校元旦晚会、“一月一活动”开展“加油向未来”朋辈交流、常态化邀请行业专家做客“石油大讲堂”,结合“铁人”塑像介绍、实训基地展示、石油科技馆展览、石油科普活动、文化墙等,持续强化“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青年担当。二是强化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真学问。坚持以赛促学,做优“一专一赛”,做实“一生一赛”。近5年学生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地质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荣获各类奖项300余项;在2024年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团体“金”奖,并摘得该项赛事唯一最高奖“卓越杯”。三是强化产教融合,练就学生真本领。聚焦行业特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练就,坚持将生产实习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属公司建有8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和31个学生实习基地,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及“理论—实践—应用”的“零距离”对接,学院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责任编辑:杨士达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