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党刊好文>党员文摘> 详细内容

【《党员文摘》、七一客户端报道】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文章来源:《世间的盐》 作者:高军 发布时间:2024-12-30 16:28:30 字体: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齐白石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就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

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白石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把笔墨,沉吟半晌,一笔、两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地问:“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白石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客人心领神会,不再言语。

平常在家,齐白石是个“无事忙”。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白石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吃。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齐白石以身作则,为小辈做榜样。

齐白石在街上买东西,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后来这批东西都由家人捐赠给北京画院了。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张包鞋纸上,有“内联升”的红色印记,齐白石在上面画了一个持弓搭箭的人,旁边注明画时执弓的手要下移一寸。

有的废纸上画着的是在哪家古董店看到的一个瓷瓶,上面有双鸳鸯隐在荷花红蓼的后面。齐白石回来后背临出来为小辈留作传家画稿,曰“可当水田几亩”。汪曾祺先生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白石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齐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又给量一筒。

一单位来拍纪录片时让齐白石拿点儿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出来。齐白石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齐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白茶花,上有一蛱蝶翩翩欲下,画得真是精妙绝伦!

徐先生不住地打量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这太鸡贼呀!”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

齐白石对书法家释智永很有意见,认为这人太浪费,写废的笔就扔,还弄个笔冢,真是多事!他不知道唐代的毛笔跟我们今天的水笔相似,只换笔头不换笔管的。一只毛笔头写秃了,把笔头一扔,换一只新笔头请人纳入笔管中就行了。齐白石那么节约,在他看来没有一支毛笔是可弃的。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如何把画画好。

齐白石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个问题真没办法说明白,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话不能这么说啊!齐白石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死盯着看了一会儿,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就“笔不掉下来”地死画,各有各的造化。

但齐白石也有齐白石的委屈。他想王羲之爱写《黄庭经》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林和靖有梅妻鹤子之名。他们都有佳话,而我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

屋外一个北方汉子正守着一车白菜吆喝,脖子上的筋抻得老长。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副小圆眼镜,正看着他的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

这卖菜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秤给得高高的。”齐白石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吗?”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倒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真白菜!”一顿咆哮,弄得齐白石摸不着南北。齐白石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地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唉!真是有辱斯文!”

责任编辑:周小凤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