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要闻>七一视角> 详细内容

重庆云阳平安镇:思路一变天地宽 梧桐枝繁凤自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作者:彭小霜 发布时间:2024-12-12 17:54:56 字体:

风帆万里风正劲,奋楫争先赢未来。今年9月以来,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以“求商若渴”的态度主动积极作为,创新打造“三圈”服务体系,以外联服务“先手棋”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为紧扣“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的宏伟目标引入源头活水。

发展“三类友”,扩大朋友圈

为更好发挥人脉资源在引资引智方面的积极作用,平安镇开展“三请三回”活动,即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朋友回平安。平安镇累计摸排梳理“8+1”类人员400人,主要分布在广东、重庆、湖北、四川、新疆、浙江等地。

请乡友回家乡。逐户走访摸排国内外各地平安人士,重点收集整理有意愿返乡投资创业老乡信息,建立老乡档案。组织开展“回家乡叙乡情 话发展促振兴”洽谈会,工作成效展示展播、工作人员现场答疑、主要领导带队实地考察“三管”齐下,着力推介平安镇营商环境。

请校友回母校。平安镇党委、政府牵头搭建镇级合作平台,梳理平安小学、养鹿中学建校以来走出去的成功校友,绘制校友在外分布图,精准施力联络同个领域的校友促谈项目,以“重忆同窗情 共话未来路”校友会、给校友的一封信等活动为抓手,加深广大校友的母校情结、互助情结,将“校友资源”打造成全镇招商引资的创新突破口。

请朋友回平安。充分发挥商会搭桥作用,鼓励会员单位积极筹办亲友会,重点锚定万开云腹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以“有”带“友”,努力架构企地“联姻”发展模式,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转化覆盖面,打好外联服务“组合拳”。

深耕“三种工”,拓展进取圈

围绕建筑工特色底蕴,锐意打造“架子工”、“砖工”、“木工”3块就业招牌。平安镇现有建筑企业46家,建筑行业从事者3000余名,先后参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国内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等建设。

搭平台、促交流。主要领导定期外出召开在外代表人士座谈会,特别是在湖北武汉、广东佛山2个平安镇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聚集地展开搭建交流试点平台,促进平安在鄂人士、在粤人士的合作交流。同时根据需求推动举办实时招聘会,实现在外的平安建筑工人与建筑企业的“双向奔赴”。

梳清单、引投资。深入盘点平安镇乃至云阳县内投资机会清单,全面整合国家、重庆和云阳关于建筑行业的政策支持清单,了解在外代表人士投资愿景,对符合其发展愿景的企业精准发力,梳理服务事项清单,逐项抓好落实,形成“走出—带进”循环发展机制。

立足“万开云”,共建协作圈

为紧扣“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的宏伟目标,平安镇立足位于万开云腹心地带的区位优势,率先签订“万开云”毗邻乡镇区域协作框架协议,力争打造成为信息互通集聚地、产业协作先行地、共同致富示范地。

打造信息互通集聚地。与毗邻乡镇建立完善互访协商制度,定期主持召开毗邻乡镇信息交流会,适时派员进行互访考察,推动市场信息实现动态共享。同时强化道口辐射带动,打造现代物流节点,吸引万开云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平安汇集。

打造产业协作先行地。放大区位优势,深化开州赵家、万州铁峰结对发展机制,推进与万州小周、开州长沙柑橘发展协作,做大“洞溪晚橙”、“小籽花生”等农产品品牌,谋划与达州东岳、合川清平发展玻璃产业配套,力争挤进“双圈”产业链。

打造共同致富示范地。统筹毗邻乡镇“就业、创业、兴业”企业合作活动,带动友邻“走出去”,加强各地间的人文交流。同时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地域特色等资源,推动上下游产业在毗邻乡镇落地开花,以平安一域之力推动打造“接二连三”产业链,铸牢产业协作发展联盟。

责任编辑:王柏林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