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客户端微党课(1756)|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微党课之九十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掌握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具体路径,《决定》提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要建设更加系统化、全方位的生态环境治理网络,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更加明确、监管更加严密,让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要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公开透明的信息是提升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决定》提出“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环境状况、参与环境保护,通过信用奖惩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自觉履行环保责任。针对重要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决定》提出“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这对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全流域的协同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要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更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硕士研究生,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赵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