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党刊好文>党课参考> 详细内容

画好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 作者:戴稳胜 发布时间:2024-12-10 14:00:07 字体:

所谓“同心圆”,是指在同一平面上具有相同圆心但半径不同的圆。画好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圆”,既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又需要精耕细作的实践探索,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各地区只有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同心协力、同向发力,在地区协作中扬长避短、培优增效,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才能让区域协调发展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加快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用心用力画好区域协调发展的“同心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的突出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稳步推进,各区域板块不断加深融合互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逐步增强。

(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不断完善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的作用持续发挥

二、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具有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整体繁荣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基石。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既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新时代发展挑战的战略选择。

(一)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应对新时代发展挑战的战略选择

三、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关乎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二)跨行政区合作难题亟待解决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导致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四、加快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实施,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框架初步形成,区域发展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崭新局面。各地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和融通互补,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深化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四)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

(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监测与评估,确保政策有效实施

(原载《党课参考》2024年第24期)

责任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