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动>七一号> 详细内容

小齿轮,大作为!永山机械的崛起之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 作者:罗丹 发布时间:2024-12-06 14:25:10 字体:

机械手臂在自动化加工岛台上灵活翻动,滚齿机、倒棱机、剃齿机有序运转,精密加工后的齿轮整齐摆放着……近日,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以下简称科学城北碚园区)的重庆永山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山机械)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饱和运行,繁忙而有序。

多年前,永山机械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经过18年的发展,永山机械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更将产品远销至德国。

创业之路:小齿轮转动大梦想

刘爱生是永山机械的总经理。1994年,他进入银钢集团工作,开始接触齿轮制造。

2006年,38岁的刘爱生凭借对齿轮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决定舍弃原本稳定的工作,与合伙人黄永光共同创立永山机械,开启了创业之路。

“当时,公司不足10人,从拉毛胚、买材料到送货,我们常常工作到深夜。”刘爱生回忆道,动不动就会吃“闭门羹”,一天跑下来,不要说卖出产品,连愿意听他介绍的商家都寥寥无几。

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刘爱生和黄永光为自己定下目标。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工厂不得不缩减产量。但永山机械却抓住了这一机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金融危机期间仍保持盈利。

2010年,刘爱生赴日本、德国留学深造,并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永山机械。

购入先进设备、建立大客户专项、深化产品创新……永山机械渐渐赢得了国内主机厂的信任,成功进入了隆鑫摩托等国内知名摩托车品牌的齿轮生产商名单。今年,永山机械更是走出国门,为德国某汽车配件集团供货。

产业升级:小齿轮做起大文章

齿轮作为机械传动中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零件,是汽车、机床等多个机械装备领域中的关键配件,通常决定了整体装备的主要性能,更是突破相关领域“卡脖子”工程的重要一环。“齿轮小,属于超精密级的研发,容不得丝毫偏差,留不得任何瑕疵。”刘爱生说。

把“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永山机械每年以5%以上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费用。“2018年,在开发大排量摩托车齿轮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热处理变形难题。”刘爱生说,经过团队反复调整工艺参数、修磨道具,终于在半年后成功克服了难题,完成了产品开发工作。

2021年,团队又在齿轮压装定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按照行业原来的组合方式,存在一定角度偏差,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刘爱生说,为了打破这一瓶颈,他和研发部团队通过改变关键配件和装配方式,对齿轮的几何尺寸进行了反复验证与优化,成功地将齿轮的角度偏差降到了零,并获得了相关专利。

多年来,永山机械积累了丰富的关键工艺制造技术、热处理控制技术以及精密齿形加工技术等,获得众多国家专利授权和国际专业认证,同时还获得了市级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

迈向高端:小齿轮驱动新未来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现有的生产设备和厂房难以满足公司转型升级的需求。刘爱生开始寻找新厂房。

这时,位于科学城北碚园区的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老厂房引起了刘爱生的注意。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老厂房的基础上修缮还能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科学城北碚园区会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给了我破旧立新的勇气。”刘爱生说,在新厂房的筹备和建设过程中,不管是装修设计还是后期水电气的开通,都得到了相应支持和保障。

新厂房建成后,永山机械又投入3000余万元,实现了生产线换“新”、生产设备换“智”。“新建的智能化齿轮柔性自动生产线,形成从上下原材料到加工、清洗、打标、包装全自动的智能化生产单元,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黄永光说,“目前,公司批量齿轮的生产能力每年达到2000万件。其中,正时齿轮供货量做到了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新厂房落成后,永山机械还吸引了相关配套企业落地科学城北碚园区,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这不仅有效降低了永山机械的生产成本,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交货速度。”刘爱生说。

同时,现代化的车间吸引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加入,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齿轮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都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进入公司后,前辈们对于创新和技术的追求,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提升。”今年刚从重庆移通学院毕业的新员工刘鸿鑫说,将以公司的研发部门为起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和产品方案。

责任编辑: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