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六强化六促进”全面推进党建事业融合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持续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品牌创建、党建统领、立德树人和责任压实,全面推进党建事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促进“政治三力”提升
一是切实完善制度。先后制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工作细则、主题党日工作细则等文件,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学院推动事业发展的驱动力。二是切实抓好学习。全力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开展专题党课、座谈会,认真完成调研报告。三是切实注重效果。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内容作为党委会(党总支委员会)等各类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强化“学习强国”学习,党委书记、副书记、支部书记每年带头讲党课推进党性教育形式多样,组织师生党员赴红岩革命纪念馆、聂荣臻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强国”知识竞赛等活动20余次。
二、 强化组织建设,促进战斗堡垒建强
一是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学院现有党员64人,入党申请人119人,入党积极分子329人。教工支部书记均是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人才”配置,学生支部支委均由教师担任,配齐配强支部书记。二是持续夯实党建阵地。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阵地建设,线下建有党建工作室、宣传橱窗和党建展览室,购置各类党建图书资料。线上党建阵地开设了党群资料、党建活动、样板支部等专栏。线上线下党建阵地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切实保障了“五型组织”建设目标。三是持续规范党员发展。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高知群体党员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对于高知群体党员发展,主动施策、主动作为,采用“双变”政策,即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吸引”“坐等成熟”为“培养成熟”,目前已培养两名教师为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学生党员发展,严格落实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2023年获评学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先进集体。
三、强化品牌创建,促进模范作用发挥
一是突出党建双创。持续深化“三严四强七度”,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成果导向,全面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教工第二支部获批重庆市“样板支部”,并全力冲击国家级“样板支部”,学生第二支部获批校级“样板支部”立项,教工第一支部书记谢顺碧工作室获批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二是突出目标导向。以目标考核为导向全力抓好党建工作,党建考核多年位居学校前列,2021-2023连续三年在学校党总支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获评优秀。学院党委(党总支)分别于2019年、2023年荣获省部级和校级“先进党组织”,2024年获批校级“标杆院系”立项建设单位。三是突出标杆塑造。学院党委坚持实施“培养一个,影响一片,带动全局”的塑标杆工程,通过塑造典型提升党建实效。教工第二支部书记范剑平斩获首届重庆市高校党支部书记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党员陈炜荣获重庆市“生态文明先进个人”,10名省部级人才中9人是党员。
四、强化党建统领,促进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以党建事业同谋划为牵引。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四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征求意见,制定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8年)、关于加快争创生态环境修复典型院校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8年),制定党建双创提质、人才培养跃升等八大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思路、责任人、预期目标和完成时间,实现党建业务同部署、同谋划、同推进、零距离。二是以党建促人才发展为核心。为人才成长搭平台,承办青年人才分论坛,1人入选重庆市高校专项计划,3人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新增市级人才9人次,1人成为永川区知联会班子成员和政协委员,履职成果被中央统战部网站报道,1人被市委统战部推荐到渝北区生态环境局挂职副局长。三是以党建促教学建设为关键。全面发挥党建促进教学建设关键作用,环境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4个本科专业在重庆市专业评估中全部获评A等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环境类专业“源-迁-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批《创造发明学导论》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8门。四是以党建促学科科研为重点。新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共建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点,支撑化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70余项,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行业协会一等奖等7项,入选司法部2021年度十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曾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表彰。
五、强化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打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为特色,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原则和路径,领会“门门课程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精神,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视域下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等课程思政类省级教改项目5项,建成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培养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名师8人,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库2个,着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不断优化学生社区治理。按照学校社区治理工作要求,全力构建“12555”学生社区治理工作体系,打造1个阵地、落实2项制度、织密5级网格、关注5项异常、创建5类标兵。建成寝室文化长廊,承办周末文化广场、坝坝舞2次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进社区20余次。领导干部和教师党员带头深入寝室值班,严格执行处级干部联系1个班级、联系1名学生干部与1名“四困生”,领导班子深入班级或寝室24次,共进午餐8次,已建立教职工对接学生交流群57个,联系学生1257人。三是不断细化学生成才培养。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理念,不断细化考研就业帮扶和学科竞赛指导,近年学生考研升学率位居全校前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88%,是学校6个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之一、获评“建德市大学生实习先进组织高校”,学生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60余项。
六、强化责任压实,促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严格遵守议事规则。严格执行学校党委(党总支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做到会议议题、会议时间、参会人员、决策意见四明确,“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讨决定,充分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论证,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分别由党委书记、院长末位表态发言。二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学院党委坚决履行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制定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定期梳理廉政防控风险点,做好节假日作风教育。三是严格守住底线红线。落实每周意识形态研判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意识形态绝对安全。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定关于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的工作方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研究、校外兼职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确保实验室绝对安全。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杨士达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