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贤任能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解决好“为谁选人”问题,确保了党的执政地位
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我们党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人民事业选人用人,选拔能为人民执政的人,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早在 1938 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党管干部的重要思想。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中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文件中,也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正确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推荐、管理好重要干部,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在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措施等。各级党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决定、任免或推荐提名各类各级干部,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统一办理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各级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切实承担起选人用人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了各级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保证了党和人民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着力解决好“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问题,保证了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得到党和人民认可
选什么样的人,不仅看才,更要看德。我们党始终坚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特别是干部的政治品德、政治素质,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对政治上不过关的实行一票否决,坚决不用道德品质不好、作风不正的人,大力选用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的干部,保证了整个干部队伍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党始终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坚持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拓宽视野、唯贤是举,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不能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努力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注重统筹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拔优秀干部;不以个人好恶、远近亲疏、地域行业划线,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实现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及时大胆选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促进真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果断调整不作为的干部,坚决不让那些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坚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激励各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促进干部真正为党尽责、甘于奉献、担当作为、人民认可。鼓励激励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健全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当干部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而遭遇挫折失误、受到非议时,当干部埋头苦干、业绩突出却因风气不正长期受到冷落和不公平对待时,当干部因不实举报受委屈、被人误解时,我们党坚持为他们说公道话,为他们加油鼓劲、撑腰壮胆,该澄清的及时澄清,该正名的公开正名,使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情畅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力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严格标准程序选人用人,坚决惩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保证了选人用人工作公平公正
严格标准程序,是选人用人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前提。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按照“三严三实”“四个铁一般”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选人用人,探索形成了选人用人的一整套制度规定,建立起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特别是 2019 年 3 月新修订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好干部标准,明确资格条件、程序步骤以及任职公示、试用等规定,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改进干部推荐考察方式,坚持“凡提四必”“双签字”等制度,有效防止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公平公正选人用人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同时,对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零容忍,坚决整治违反任用标准、程序问题,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问题,“三超两乱”问题,档案造假问题,“裸官”问题,拉票贿选问题,等等。推动实现选人用人风清气正,保证了选人用人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注重长远、立足当前,大力培养选拔经过实践锻炼检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战略高度和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培养选拔干部。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党提出了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在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三梯队”建设。通过几十年努力,坚持一层一层考验、递进式培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我们党形成了培养接班人的比较完备的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不仅着眼未来5年、10年,还着眼未来15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去培养干部,制定干部培养规划、计划,着力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我们党注重并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教育年轻干部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要求年轻干部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培养选拔一定数量规模的优秀年轻干部,其中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都有一定数量。注重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培养干部,注重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的干部等。坚持在实践中磨炼,特别是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锻炼干部,让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讲台阶不抠台阶,论资历不唯资历,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始终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确保了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更多党课见《党课参考》)
责任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