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五期感动重庆月度人物揭晓 听张云讲徒手接住坠楼女孩感人故事
分享感动故事,共建最美巴渝。8月3日,2018年第五期“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发布会在江津举行,带着辣椒样品蹲街叫卖的扶贫干部文道成、托举生命的“最帅冲刺手”张云、心系江河大鱼的长江护渔志愿者刘鸿等10人,获得第五期“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称号,并现场分享了他们的感人故事。
今年5月15日中午12点,合川区钓鱼城街道蟠龙路干货市场一名3岁女童翻窗跌落到二楼雨篷上,发出巨大的声响。此时,正在自己门市接电话的张云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出门市一看。只见一名女童正坐在斜对面的二楼雨篷上,铝合金支架很不结实,女孩随时有落下的危险,雨篷与地面有4米多高。看到这危险的一幕,张云一边大喊“妹妹,莫慌”,一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雨篷,到达雨篷之后他伸出双手,稳稳地接住了女童。孩子毫发未损,但巨大的冲击力却让张云右脚踝关节受伤。
活动现场,张云回忆起这一幕,再次热泪盈眶。张云说,当时看见孩子有危险,出于本能反应,来不及多想就冲出去了。“我曾经也被人救过,救下小女孩只是举手之劳。”张云回忆说,那年他才3岁,父亲在外工作,母亲要做农活,就把他拜托给邻居照看。张云小时候好动调皮,不知怎么就掉进了一处粪坑中,幸好附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路过,把他拉了起来。
张云救女童的事情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他一下火了,被誉为“最帅冲刺手”,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件举手之劳的小事。
当天,来自江津的长江护渔志愿者刘鸿也分享了他的故事。近年来,长江水域出现了非法捕捞者用电网捕鱼的事件,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刘鸿对此深恶痛绝。2014年4月,江津渔政部门到刘鸿所在的镇上号召志愿者护渔时,他第一个报名。
“在长江边上长大,眼看长江的鱼虾越来越少,于是毅然加入护渔队伍。”刘鸿说,4年来,他投入近百万元,只要一有空,就驾驶着自己的船在长江边巡护,期间曾遇到恐吓、威逼、利诱,但他从未停下护渔的步伐。刘鸿的行为收获了社会各界的点赞,和他一起战斗的志愿护渔人也越来越多。
事迹简介
一、带着辣椒样品蹲街叫卖的扶贫干部——文道成
文道成
文道成,男,42岁,秀山县峨溶镇龙塘冲村“第一书记”。
2017年,在挨家挨户全面了解了村子基本情况后,文道成以“订单农业”模式,发展线椒70余亩。然而,此前与他达成保底收购协议的企业却因资金链断裂无法履行承诺,造成了线椒销路遇阻。文道成带着村干部跑遍超市寻找销路,在菜市场蹲街叫卖,连续熬了20多个通宵,终于解决了问题,使得椒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后来,文道成又带头自掏腰包1.5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社,让群众一分钱不花,发展辣椒近400亩,今年预计可产辣椒200万斤,收入160万元以上。
二、托举生命的“最帅冲刺手”——张云
张云
张云,男,42岁,合川区合阳城街道红岗山社区居民。
2018年5月15日中午12时许,在门市内接听客户电话的张云被外面“咚”的一声吓了一跳,他循声望去,只看见一名女童坐在铝合金支架的二楼雨篷上,随时有掉落下来的危险。张云一边大喊着安抚小孩,一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雨篷。所幸在女童掉下的那一刻,他及时赶到并稳稳地接住了她。孩子毫发未损,但冲击力导致张云右脚踝关节受轻伤。40米还带拐弯的路,张云只用了17秒,完成了这场“生命的托举”。
三、心系江河大鱼的长江护渔志愿者——刘鸿
刘鸿
刘鸿,男,46岁,江津区油溪镇长江护渔志愿者。
近年来,长江水域出现了非法捕捞者用电网捕鱼的事件,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刘鸿对此深恶痛绝。2014年4月,江津渔政部门到油溪镇号召志愿护渔时,他第一个报名。4年来,他投入近百万元,驾驶着自己打造的巡护船在江面度过了近千个夜晚,期间曾遇到恐吓、威逼、利诱,但他从未停下护渔的步伐,4年来共抓获143名非法捕鱼嫌疑人、协助渔政执法部门收缴非法捕鱼船只42艘、电捕鱼工具165套、网具425副。
四、因救助故障车殉职的“平安守护者”——冯垚
冯垚
冯垚,男,29岁,已故,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第二支队一大队垫江勤务中队队员。
5月20日,本是他的婚期,可他的生命却被定格在了5月13日,这一天,离他与未婚妻的约定仅差7天。2018年5月13日,冯垚驾驶执法车在G42沪蓉高速公路周嘉至垫江段处置故障货车险情时,为消除路面安全隐患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毅然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最危险的处置方式——在故障车辆后方监护其就近下道。在监护故障车辆下道时,被一辆驶来的大货车撞击,因公殉职,年仅29岁。冯垚在危急关头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用生命谱写了平凡赞歌。
五、身残志坚的公益先行人——张龙达
张龙达
张龙达,男,54岁,铜梁区龙泽水务公司职工。
在部队执行边防任务导致左腿伤残的张龙达,始终抱着“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的理念,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汶川地震时组织募捐,一上午就筹得善款15800多元。他还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帮助石鱼镇残疾人陈某到北京进行手术治疗,使其从生活不能自理到被选拔为市残联签约乒乓球运动员。2018年高考期间,张龙达组织46辆爱心送考车接送考生,这是他连续第七年组织车队接送考生,车友也从最初的10来人发展到现在的46人,成为铜梁区高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六、拾金不昧的水果店老板——刘才科
刘才科
刘才科,男,47岁,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兴龙湖社区居民。
5月23日,“七彩鲜果”店的刘才科、唐中群夫妻一如往常做着店里的生意,上午10时30分,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进店挑选油桃,在选好水果付钱时,因一时马虎,将装有25万元现钞的黑色塑料袋留在电子秤旁便提着水果离开。对于能够缓解自己债务的“天降横财”,刘才科从未想过将其占为己有,果断选择了报警处理。正是因为刘才科的拾金不昧,失主的25万元现金在仅3小时内失而复得,这种正能量得到了大家的热烈点赞。
七、扎根林场守望森林的“生态卫士”——宾元鹏
宾元鹏
宾元鹏,男,59岁,巫溪县白果林场转坪工区护林员。
在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所在的白果林场,生活着一名被群众亲切称呼为“老兵”的人,他便是宾元鹏。1700多米海拔落差带来的艰险条件挡不住他,冷面包、冷洋芋的清贫条件难不住他,从1992年至今,宾元鹏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这片寂静的森林,已有26年。宾元鹏“以山为伴,以树为友”,基本上每年只回一趟位于四川中江的家。他将护林员的工作当作事业,“既能保护生态,又能造福子孙后代。”在他和工友们的努力下,当地水源涵养、土壤保育等效果得到很大提升,自然灾害也明显减少。
八、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孝顺儿子——吴西成
吴西成
吴西成,男,46岁,黔江区阿蓬江镇石合村居民。
今年46岁的吴西成因患小儿麻痹症致双下肢残疾,自从父亲去世后,他就独自一人挑起了支撑家庭、赡养母亲的担子,尽管生活困难,但他从没向政府伸手要过特殊照顾,“我能劳作,就不给政府添麻烦。”除耕种田地外,吴西成还圈养母牛、母猪,通过卖小牛、仔猪增收。另外,因家庭劳动力少,吴西成家被政府纳入低保户,但他从不“等、靠”,即便身患残疾,也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财富,养活自己和母亲。
九、一人撑起一个家庭的好儿媳——刘成兰
刘成兰
刘成兰,女,55岁,石柱县三益乡大堡村居民。
刘成兰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受到重男轻女的婆家人嫌弃,可不管父母兄弟如何劝告,她也绝不离婚。后来公公去世,留下84岁的婆婆,刘成兰不计前嫌主动要求婆婆与自己共同生活,给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后来丈夫不幸被树砸伤,造成下半身瘫痪,长期卧病在床,也全靠妻子刘成兰照顾。她无怨无悔照顾丈夫和婆婆,还包揽了全部家务,干农活补贴家用,撑起了一个家。
十、不惧风雨乐观阳光的文学才女——朱玲
朱玲
朱玲,女,33岁,江北区五里店街道黎明社区居民。
由于早产,朱玲很小就被确诊是一名脑瘫患者。父亲咬牙对她进行“魔鬼训练”,帮助她度过第一次“退学危机”;母亲向学院领导据理力争,让朱玲得以进入大学,而她经过不懈努力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毕业后10余年时间里,朱琳先后完成50余万字的创作,发表《寻亲》等数十篇文章,其中自传小说《风雨中的太阳花》长达35万字。她呼吁残疾人用包容去溶解他人的误会,因为她坚信:残疾让人成为了生活的弱者,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成为心态上的强者。
责任编辑: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