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沿用至今的古地名都是千年历史的见证。和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以数字、字母命名街道不同,在中国,很多地名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从古传承至今,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承载着一代代人美好的愿景。在这些地名当中,带有“怀”字的地名可不少,例如湖南省怀化市、北京市怀柔区、山西省怀仁市、河北省怀安县和怀来县、安徽省怀宁县和怀远县、广东省怀集县等。“怀”究竟…
日期:2024-09-23
- 1914年,马识途出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原名马千木。1938年,他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际改名“马识途”,寓意为“觅得正确道路、老马识途”。马识途一生著述颇丰,有《在地下》《夜谭十记》等代表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经导演姜文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后,形成了重大的社会文化影响。2024年3月28日,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110岁。本文为马识途生前自述。——编者注光阴似箭,日月…
日期:2024-09-17
- 近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企业后,省属事业单位要正式行文解除其与编制内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并在规定期限内核销相关人员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一时间,外界对此有各种解读,比如,山东省属事业单位“全部转企”、山东10万人告别“铁饭碗”。面对外…
日期:2024-09-17
- 自清廉村居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一批接地气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在重庆涌现:它们有的聚焦“小微权力”扩大群众参与渠道,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有的转变工作方式,把最难啃下的骨头作为清廉建设的撬板;有的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打造廉洁标志。 这些探索和尝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更多廉洁动力。廉情信息员护好村集体“钱袋子”“今天的村集体经济利润分红,主要来自‘稻香渔歌’产业项目,共涉及30余户…
日期:2024-09-17
- 工龄40年,曹子建的违纪违法行为就长达20多年。作为一名曾经的高校教师,曹子建不仅将学校教育资源当成“致富法宝”,更把下属职工异化为“贪腐帮凶”,最终不仅让自己身陷囹圄,更严重败坏了学校的政治生态和教书育人环境。风腐问题交织,在吃喝玩乐中防线失守曹子建幼年家境贫寒,时常吃不饱饭。高中毕业后,曹子建回家务农,生活状况依然窘迫。但他同时也是幸运的,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曹子建如愿考上大…
日期:2024-09-17
- “我的孩子小东算一个!”1960年的一天,病毒学家顾方舟作了一个足以赌上他一生幸福的决定——让自己未满周岁的儿子小东,作为脊髓灰质炎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的首个儿童实验者。紧接着,实验室几位研究人员也默默加入进来!但这些研究人员比谁都清楚,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万一安全性不好,会导致受试者肢体麻痹,留下终身残疾。白天,顾方舟盯着小东蹒跚学步的身影,小东的每一个喷嚏、每一个踉跄,都…
日期:2024-09-17
-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2024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健全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五个方面,对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日期:2024-09-10
-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对于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勇向前,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大农业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
日期:2024-09-10
-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必答题。2024年5月24日,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召开。全会强调,要深刻把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新目标体系,重点打造“六个区”。重点打造“六个区”,其中之一是“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以此次全会为基点,重庆市委、市政府加快部署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要求更好发挥重庆承东启西、通江达海…
日期:2024-09-10
-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 一、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
日期:2024-09-0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谋划,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日期:2024-09-02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深刻理解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
日期:2024-09-02
- 改革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科技、人才是改革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日期:2024-09-02
-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并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宏观调控理念与…
日期:2024-09-02
-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战略部署,并强调&ld…
日期:2024-09-02
-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这一重要部署,释放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彰显了我国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对外开放基本…
日期:2024-09-02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民…
日期:2024-09-02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围绕“完善中国特…
日期:2024-09-0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
日期:2024-09-0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充…
日期: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