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题:“总书记的嘱托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访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红旗漫卷、礼兵庄严、掌声如潮。这一刻,万众瞩目——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将永载共和国史册,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值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29日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国家最高荣誉,致敬来自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

    日期:2024-09-30

  • 他心怀梦想,走上地球物理学科的世界舞台。他带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黄大年,曾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首任学部长。他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2024年9月13日,被追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黄大年一生写照。“振兴中华,乃我辈…

    日期:2024-09-26

  • 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中,张燮林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运动员时期,这位乒坛“魔术师”,以独特的直拍长胶削球技术独步天下;转型为教练后,他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引领中国乒乓球女队登上一个又一个巅峰。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心系体育强国梦,躬身力行推广乒乓球运动,倡导全民健身。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党和国家一直惦记着我们这…

    日期:2024-09-24

  • 他是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出版60余部专著、主编20余部中国法制史教材,培养了我国第一届法制史专业博士生,培育出百余名博士毕业生。 在70余年治学育人生涯中,94岁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始终秉持“不偷懒、不自满”严谨态度,多年来甘愿坐“冷板凳”,“从不敢说一句狂话”。他读书立志,立德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富强而读书”为国家富强而读书,是张晋藩从小立下的…

    日期:2024-09-24

  • 他扎根市场经济理论研究70余年,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常青树”;在价格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许多颇具建设性意义的主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突出理论贡献;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关心着年轻学者的成长。“为国家发展尽经济学家的天职。”这是他毕生身体力行的信念。他,就是“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卓元。70余年笔耕不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

    日期:2024-09-24

  •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采访过程中,许振超总说这句话。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许振超带领团队以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成绩,首次打破…

    日期:2024-09-24

  • 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故事家喻户晓。亘古屹立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这里被视为“生命禁区”。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刚刚成立,马上就要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可连队官兵却犯了难,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被称为“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路途因险峻而出名,只能依靠牦牛引路,往返…

    日期:2024-09-19

  • 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引领中国预警机事业实现跨越式、系列化发展……他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终其一生为祖国国防事业打造“千里眼”。他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2023年3月6日,王小谟溘然长逝,享年84岁。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王小谟被追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要为国家站岗放哨”王小谟说,雷达事业的重大…

    日期:2024-09-19

  •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

    日期:2024-09-19

  • 他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上海方案”;他无私公开治疗方案,只为使更多患者受益;他年逾耄耋仍奋战在医学救治一线,为青年医生指点迷津。人生百岁之际,这位集大成于一身的医学泰斗却认为自己一生只完成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攻克最凶险白血病“第一人”王振义说,从穿上白大…

    日期:2024-09-19

  • 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是组织交给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辈子干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谓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个人穷其一生。溘然长逝3个月后,2024年9月13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其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就是王永志,原总装备部“921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或主持我国多型号导弹研制、火箭研发、送中国…

    日期:2024-09-19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每听到这熟悉的旋律,17岁入伍投身革命,如今已93岁高龄的黄宗德依然热泪盈眶。 胸前一枚枚奖章,默默讲述着老英雄不朽的功勋:荣获“二级战斗英雄”、胜利功勋荣誉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黄宗德时常会念起当年那些牺牲战友的名字,他说:“我是幸存者,他们才是英雄!&rd…

    日期:2024-09-19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共15篇文章/共1页